机构用户:  
密码:  
 返回首页   
   中国(上海)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

诺安实力可服务有限公司

  • 又见“瘦肉精”,肉制品质量监管要升级

  • 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沧州青县羊肉经销商为出肉率高、多卖钱,在饲养过程中添加“瘦肉精”事件。一时间“瘦肉精”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,各地政府部门也纷纷组织行动开始进行彻查。

    3月16日,农业农村部、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公安部、市场监管总局、供销总社等七部门联合召开2021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视频会议。会议强调,要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,启动实施“治违禁促提升”行动,下大力气解决违禁药物超标问题。

    认识“瘦肉精”

    “瘦肉精”,是一类化学结构和药理性质与肾上腺素相似的苯乙醇胺类化合物,其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够降低动物脂肪提高瘦肉率,同时能够提高饲料报酬。[1]一般能够实现此类功能的物质主要为β-受体激动剂(也称β-兴奋剂)类药物,包括克仑特罗、沙丁胺醇、莱克多巴胺、西马特罗、特布他林等。这一类“瘦肉精”,当以超过治疗剂量5-10倍的用量用于家畜饲养时,即有显著的营养"再分配效应",以促进动物体蛋白质沉积、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脂肪沉积,能显著提高胴体的瘦肉率。[2] 

    食用“瘦肉精”的危害

    “瘦肉精”危害大,体现在“瘦肉精”被人体食用后,将快速被人体吸收,且消除难度较大。而且,作用于人体的“瘦肉精”,严重影响心肺功能,常导致肌细胞坏死,损伤心脏机能,导致病人头晕、恶心、心跳过速,肌肉震颤等等,病情较严重的。甚至由此心脏骤停,最终昏迷而死亡。[3] 要解决“瘦肉精”问题,一定要从源头上做好有效把控!

    国家针对“瘦肉精”的法规政策要求

    食品整治办〔2010〕49 号关于印发《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以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(第四批)》的通知中,对于猪肉、牛羊肉及肝脏等食品中β-兴奋剂类药物(盐酸克伦特罗、莱克多巴胺等)列为养殖环节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。
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682 号,明确指出“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生产、销售和使用“瘦肉精”和含“瘦肉精”的饲料。”
    农业部公告第1519 号《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物质》中,规定了9 种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;
    农业部公告第173 号《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》中,规定6 种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;
    农业农村部250 号公告,将β-兴奋剂类药物列入动物食品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化合物清单中,这也意味着β-兴奋剂类药物在国内被全面禁止使用于食品动物。

    国际社会对“瘦肉精”的法规政策要求

    食品法典委员会、日本、美国、欧盟等国家组织,对于β-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并未全面禁止,例如美国将莱克多巴胺列为注册登记的兽药品种,允许用于猪、牛及火鸡的养殖,其在牛肉中的限量设定为30 μg/kg。[4] 欧盟在牛肉和猪肉中的限量为10 μg/kg。[5]

    我国目前针对“瘦肉精”采取的监管措施

    农业部2021年动物食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,牛肉、羊肉监控克伦特罗。
    2020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(风险监测)中,猪肉、猪肝、牛肉、羊肉监控克伦特罗、莱克多巴胺、沙丁胺醇、西马特罗、氯丙那林等9种β-受体激动剂类药物。
    2021年国家食品安全抽检实施细则中,猪肉、牛肉、羊肉、其他畜肉、猪肝、牛肝、羊肝、猪肾、牛肾、羊肾、其他畜副产品中监控克伦特罗、沙丁胺醇、莱克多巴胺三项。
    2020年市场监督管理局共通报β-受体激动剂类不合格106批次,具体产品及项目信息如下:

    (通报数据来源于食品伙伴网)

    “瘦肉精”检测解决方案

    目前针对“瘦肉精”的检测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、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快检方法,以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、高效液相色谱法、气相色谱质谱法等仪器方法。诺安实力可能够提供包括莱克多巴胺、沙丁胺醇、克仑特罗、西马特罗、特布他林等在内的19种β-受体激动剂药物残留检测,涉及畜禽肉类、饲料、动物尿液等多种基质,为客户提供快速、准确、公正的实用解决方案,为提升肉制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。

    参考文献

    [1] “瘦肉精”的种类及其危害[J].中兽医学杂志,2013(05):60.
    [2] 钱金华.瘦肉精的危害、检测及监管的存在的问题[J].养殖技术顾问,2014(07):214-215.
    [3] 韩丽霞,罗柱梅.浅谈“瘦肉精”检测方法及其应用[J].中国畜牧兽医文摘,2016,32(04):52.
    [4] CFR Title 21: Food and Drugs, PART 556—TOLERANCES FOR RESIDUES OF NEW ANIMAL DRUGS IN FOOD.
    [5] COMMISSION REGULATION (EU) No 37/2010 of 22 December 2009 on pharmacologically active substances and their classification regarding maximum residue limits in foodstuffs of animal origin.

QQ:2190160402